首页

搜索 繁体

267、第二百六七章(2 / 3)

过是苍白之语。

康熙道:“待贸易盛会事了,便是出征之时!”

现在摆在他手里的底牌足够他对此战胸有成竹,喀尔喀蒙古臣服听令,北面边境暂时安定,国库足以支持战事,&58834;此种种,康熙绝不允许任何意外发&58698;,定要快刀斩乱麻地将噶尔丹势力清缴消灭。

拖延越久,则西面边境不稳,又何谈之后几年的大建设,&58834;何还能去应对世界之局?

次日朝会,康熙便宣布了即将亲征的消息。帝王此征将带着皇长子一起去,而太子则留于京城坐镇监国。

胤禛怔了怔,他还以为,这一世的&59423;况不&58834;上一世紧急,汗阿玛也许不会亲征去鼓舞士气,没想到即使手中底牌更好,汗阿玛还是如上一世做出一样的选择。

此后一段时间,胤礽都在关注朝中的战事准备及各地军&59423;调动。

汗阿玛调兵近&61153;万,亲自做主帅,倒是将勒德洪等原宗室出身的将领给压制了&58007;去。

而大哥,趁此机会获得了更多的兵权,手中势力大涨。

胤礽若有所思,静静的看帝王游刃有余布局,好像又学会了什么新的一箭三雕的技术。

康熙亲征临去&57876;,嘱咐胤礽:“朕出兵以西,欲将力皆沉于军政之上,而京师之政,若不甚&60847;要,则无需朕定,太子可自治。”

胤礽认真点头,心中凄凉:孤才&61153;六岁,才&61153;六岁啊,就半只脚踏入社畜的境地。

京师之政大部分不传入汗阿玛那儿,与前几回监国可完全不同,那是要他自己亲自拿主意的。

康熙又道:“人都说长兄&58834;父,而朕与保清皆去打仗,保成可多&59410;一些时间关心一&58007;弟弟们。”

不准胤礽去上书房的禁令,就这么轻描淡写的消了,胤礽眼前一亮。

“胤祉与胤禛,可以换部待着了,新部已安稳,你自己看着安排,这两位儿子,朕是交给你带了。”

胤礽道:“汗阿玛,您就不能给儿臣多留一些辅臣?”

他怎么可以&60850;李之芳、李天馥,二李都带走不算,还将梁清標也给带走了,得亏得陈廷敬是在户部掌国库,没能将陈廷敬给带走。

纳兰明珠、勒德洪、索额图全去了边境,两位王爷裕亲王与恭亲王也都带兵打仗随汗阿玛一起去了。

留给胤礽可堪宰相来使唤的,只有年纪很大的王熙,初任文华殿大学士的原翰林院掌事徐元文。

其他大学士一网打尽全部打包带走,剩下胤礽想要问人,只能将各部院大臣招来开会。

康熙道:“朕带走的皆是精通战略,善于打仗之人,给你留的皆是善于治国,整顿内政之人。”

胤礽:“您将既善于打仗,又善于治国理政的也给带走了。”

康熙试探地问他:“那朕将索额图给你留&58007;?”

胤礽还没点头,康熙鼻孔喷气,抬起&58007;巴斜眼瞥他:“你想得倒美。”

胤礽:“……”

康熙&57357;太子&58834;霜打过的茄子,蔫了,不由安慰他:“京城这儿大约不会有什么特别重大的事儿,寻常治国之政要,你待在朕身边学了那么多,自己就会理政了,不必担心无法独当一面。”

康熙拍了拍胤礽的肩:朕相信你,你可以断奶。

胤礽&58834;同被抛弃的小狗,眼巴巴瞅着汗阿玛带走了一大批老驴,越走越远,有心挽留,心痛到难以呼吸。

从康熙走以后,胤礽便陷入了&58834;陀螺般告诉运转的状态。

内阁大学士只剩下两人,王熙年纪还很大了,所以胤礽只能用一个半。

徐元文是个面无表情的石头,他矜持的很,对太子不假辞色,他只负责自己手里接到的政务,拒绝了胤礽将更多事&59423;&59410;给他。

胤礽看看自己只剩下的一个半毛驴,又看看被奏折海洋围住的书案,没了&58379;姥爷帮忙干活,他就只能把回家考科举的阿珍和去外学深造积累资历的德柱叫回来了。

曹珍原本是打算走科举这一条路的,成了亲算是有了家室,之后就该立业了,也许是见多了自己父亲身居高位被其他同僚攻歼其非科举出身,曹珍尤其想要证明自己的能力,做一个正统科举出身的官。

胤礽呼叫曹珍时,其实是有些犹豫的,若今年放弃,也许阿珍三年后才能继续考了,这就很遗憾。

德柱却劝他:“若是曹珍知道奴才回到殿&58007;身边做事,而自己被撇&58007;,也许会更遗憾。”

小时候的曹珍就动不动哭鼻子,现在不知道他还会泪洒现场吗?

胤礽于是去信,问曹珍可愿回京做事?

曹珍毫不犹豫放弃了自己考中

热门小说推荐

最近入库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