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搜索 繁体

128、第一百二八章(3 / 4)

当然不能宽容,但若是挑文章之中的字眼,如朱元璋那般因为一个字就杀人,那就太可怕了。皇玛法严惩的后果就是,有才之士不敢用才……”

“你倒还真敢说,”康熙并没有生气,反而揉了揉胤礽脑袋,透过他,看向他身边空无一人的地方,那是仙兽所在之地。

白泽是公正的,在它的眼中,没有满人、没有汉人、没有贵族、没有贫民,它所看到的世界与世俗之人全然不同,也正是如此,康熙尤其想要与这代表着祥瑞的仙兽多多交谈。

【这要看大朋友的爸爸想要的是什么了,是想要在父辈、祖辈留下的基业中安逸,还是开拓进取。】

胤礽歪头,将小美的话原封不动拿来询问康熙。

帝王神色模辩,半开起了玩笑:“开拓进取怕是不够,朕还想要超越那超越秦皇汉武呢!以仙兽之见,朕可有这样的实力?”

这是胤礽第一次从康熙的言语中感受到他的志向,当手中权柄在握,彻底掌控整个天下以后,促使他勤恳治理江山的不仅是年少时印刻在心间的宏图大志,还有那想要青史留名,做千古一帝的追求。

自古以来皇帝那么多,为后人赞颂的又有几人?而他想要胜过前人,影响后人,这就是即将三十岁的康熙,心里那生机勃勃的野心。

【秦皇汉武啊,那都是促进了社会发展的大功绩。大朋友想一想秦皇干了多少前无古人的伟大事。统一度量衡,修路,改分封为郡县,确立帝王之制。而汉武,独尊儒术,兴办太学……想要超越秦皇汉武?那得做促进社会发展的大事!压抑则发展凝固,开放则统治不稳。】

胤礽恍然大悟:“若要中和,需要花心思去引导,怪不得道德经说‘治国如烹小鲜’。”

听了胤礽的转述,康熙轻叹一声,终止了今日所谈的话题。

他在动摇,也在为做出决定而犹豫。

康熙的眼光绝不会比胤礽差,甚至于小美说的一些话,胤礽还未理解,康熙就已经理解了。

胤礽稀里糊涂地被康熙差人送回了毓庆宫,汗阿玛根本就没有跟他说是答应了还是不答应了,也压根就没说自己的打算。

“不就是办个杂志,有那么难吗?”

在胤礽看来只是一件小事,鬼知道为什么汗阿玛会提到那《明史》案,在胤礽看来,他的汗阿玛应该是更加大气一些的帝王,他那么雄才伟略,怎么会疑神疑鬼去怀疑还未发生的事儿,又怎么会对汉人文士防备心重呢?

防备心重,则做不好事,用人不疑,才是为君者的魄力,这些可都是汗阿玛教他的啊!

胤礽想来想去,连看动画片的心思都没有了,玉柱外出跑了一趟,匆匆回来告诉胤礽:“皇上去祠堂给先帝上香了。”

胤礽唏嘘起来:“汗阿玛可真不容易。”

【是啊,大朋友疑惑与仿徨的时候能找爸爸,您的爸爸却只能对着一个牌位上香来自己消化心里的压力。毕竟大朋友的爸爸从小就没有了爸爸。】

【八岁死了爹,九岁死了娘,与祖母相依为命长大,二十岁又丧妻。】

小美这么一说,胤礽顿时就替汗阿玛感到心酸起来。

这也太惨了吧?!

对比起胤礽对额娘的渴望,康熙那种得到了又失去的,才是真的惨。

胤礽叹息:也难怪汗阿玛即使东巡去了边境,仍然每日给乌库妈妈写信,并且亲自钓鱼,派人快马加鞭给乌库妈妈送咸鱼吃。

可是,乌库妈妈今年六十九岁,精神不太好,一直都深居简出在慈宁宫修养……

这样一对比,胤礽再次认识到了自己就是“蜜罐子”里长大的,他虽然没有额娘,可他有阿玛,阿玛又当爹又当娘把他拉扯大,他还总是把他气成高血压。

这样一想,胤礽心里有点小愧疚,今天比昨天又更濡慕汗阿玛几分,都舍不得犯熊给他惹事了。

康熙在祠堂里没出来,胤礽静不下心,于是派人去叫心裕来:“孤想要看一看《明史》案的宗卷。”

十九年前的案子,得去刑部放置宗卷的地方根据时间去查找。

这是胤礽第一次见识到心裕的办事能力,刑部那样的重要地方,竟有与他有关联的官员,得知是太子要《明史》案的宗卷,帮着一起寻找,最终在天黑前为胤礽送了过来。

有了宗卷,就可以细细查看当时审理案字的细节了。

宗卷上写着三条重罪,直呼清祖之名,用“南明”为年号,贬低降清明将。(1)

“上面写了此案在刊印发行许久以后受吴之荣告发。”

“你去替孤查一查当年告发此案的吴之荣此人。”

心裕去后,为胤礽带来消息:“吴之荣因告发此案而升官,官至右佥都。”

并且还因为抄家发了一笔横财!

胤礽:“……”

“你再去替孤查一查,自从《明史》案发生后,有多少人因告发‘明书’而升官发财。”

心裕:“……”

热门小说推荐

最近入库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