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搜索 繁体

127、第一百二七章(4 / 4)

斗到现在几十年了,各有输赢,这世上没有人比纳兰明珠更了解我,也没有人比我更加了解他,”索额图冷笑一声,略过此事不提了。

他一想到纳兰明珠那张老脸就嫌弃,连带着对自己那两个长相粗犷的儿子恨铁不成钢。

但凡是他们有一个长得俊一些,太子殿下也不会与纳兰明珠的儿子那么亲近!

时间过得很快,在纳兰性德所办的文报第一版送到康熙御前的时候,天气已经渐渐转凉了。这个季节的京城雨水较少,温度适宜,正是踏青的好时候,纳兰性德与其友人们外出踏青,借物咏志做下的诗词汇聚到了这一版文报之中,刊印了许多份,竟在书局之中被文人们一抢而空。

就连康熙都道:“朕也喜欢读容若写的诗词,这里面的真挚情感令人动容,用词之精妙,有身临其境之感。”

读纳兰性德的诗词有一种欣赏好作品的愉悦,除此以外,纳兰性德的友人们也皆出名词名句,每一个都是大才子。

胤礽给纳兰性德写了份信:文报办出来了,那么下一步,是不是可以出一出类似于杂志之类的书籍呢?杂志比书籍篇幅少,可以写的内容多。比文报这种只刊登诗文的更能写一些“有趣的事”、“有用的事”,如果出了杂志,还可以将防火防盗自救文章写入其中,供人阅读,孤也想要偶尔投个稿,说说科学什么的。杂志此物,比话本更现实,又比寻常书籍更加具有娱乐性,可作为茶余饭后的读物。如果容若觉得这杂志可行,不如与孤一起给汗阿玛上份奏折?

在胤礽的印象里,这种给读书人看的杂志,可以刊登一些朝廷近些时候的举措,做一做舆论营销。

比如说朝廷支持“虫子大王”陈梦球,矜矜业业搞研究,最终研究出黑水虻可以解决厨余垃圾问题。又比如鹅相纳兰明珠的传奇人生,这种比寻常严肃书籍不太一样的文章想来许多人会喜欢看。

【人的本性是八卦,而八卦舆论若是掌握在朝廷手中,大朋友的爸爸就会有安全感了。】

纳兰性德刚忙完第一期报纸喘了口气,接到胤礽的传信顿时就感觉心头一跳。

待看清胤礽的提议,一边在脑海中描绘了一番那“杂志”会多有趣,一边又为接下去的庞大工作量而烦恼。

若做成期刊,日后京城文人茶余饭后会有多少谈资,又能为皇上带来什么益处,纳兰性德心中隐隐有些期待。他想了想,觉得这事儿吧,自己一个人做可能会累死,不如多拉一些人,将友人们都叫上。若是可以,还能招来广大文人名士“投稿”,到时候每天都有数不尽的好文章可以看。

心中打定了主意,纳兰性德思索片刻,提笔写起了奏书。

夜深人静之时,打更人巡逻于街道上,不断地重复那句话“天干物燥,小心火烛”。

这一夜,京城北面的一处民屋燃起了浓烟滚滚,铜锣声响彻在上空,近十户木制的民宿建筑相连,大火迅速蔓延开来。

民屋之中惊慌失措的百姓一个个取来厚巾,沾湿润的布捂住口鼻,匍匐着忍受浓烟滚滚爬出门,火势严重的屋子之中,只见有人全身裹着被褥,用湿润的麻布裹住头部冲了出来。

人们拿来一桶一桶水往屋里泼,官兵们组建起来,招呼人将那十间屋子周围清理出来大片空地,熊熊燃烧的烈火用水难以扑灭,则隔绝火势蔓延,直到可燃之物彻底烧尽。

次日一早,朝会上提起京城北郊民屋大火之事,众人意外发现,此次大火竟无一人死亡!

此前公事公办推广下去的防灾自救手册再一次进入了朝臣们的视线,他们就记载的各种防灾指南落实之事作激烈探讨。

据说啊,这京城北面的百姓运气好,他们是第一批看到刊印的邸报,听官差通报的人。

与此同时,纳兰性德请奏康熙创办京城杂志期刊的奏折送到了御前。胤礽找到好机会,同奏康熙:“汗阿玛,现在办杂志可以刊登防火防灾事宜,并可借此宣传一番,朝廷对百姓们生命安全的重视。最主要的是,可凝聚民心!”

热门小说推荐

最近入库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