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搜索 繁体

第2o6章(1 / 2)

此话一出,大家都笑了。

闲聊之间,说的都是自己听过的有趣或是奇异的见闻。

今天游山看水,吃饱喝足,畅快。

“我还记得前几年梁家那位三公子,在诗会作文章的模样。被逼得下不来台,干脆跳池塘的事。真是够大伙笑了好一段时日。不过说起来,梁家这几年是愈发势大。”谢宁端着小碗,一口一口喝山药粥。

林泽心神一动,这人有点耳熟,不过姓梁的不少,他不确定是不是世子查账那个。

谢太傅淡淡道,“烈火烹油。”

“可是青州府那个梁家?”林泽吃下最后一口竹筒饭,随口问道。

谢宁不意外林泽知道梁家,只感慨名声传得如此之广,“连你也知晓。”

“我听闻梁家与太清观的关系非同寻常。”林泽不知道谢家这边对梁家的事了解多少,但他想试试能不能给他一点查账的方向。

谢太傅眉心微皱,将手里的碗筷放下,轻咳一声,“你怎的对这些事好奇了?他们家与你有过节?”

“老师,学生是怕他们对您不利。”林泽解释道。

听谢太傅和谢宁两人态度,想必是与梁家关系很一般。

谢太傅现在退休了,梁家蒸蒸日上的势头,趁机对昔日敌人下黑手是寻常事,林泽说的理由相当合情。

“祖父,看样子泽哥儿对梁家所知也不少,都知道太清观。”谢宁道。

谢太傅露出一丝嫌恶之色,“梁家家风不好,与那道观不清不楚,谁晓得做了多少伤天害理的事。我在朝时,便多次收到相关奏折,但始终奈何不得他们。”

“老师,难道他们拐卖人?”林泽一听,马上联想到一些寺庙、道观,光明正大做某些皮肉买卖。

那就很有可能是梁家作为当地保护伞,一直收好处。更进一步想,梁家有可能是主导方。

谢明珠呼吸一滞,捏紧了手里的木勺子。

谢宁看向祖父,他大多时候都在家里念书,对这方面的事知之甚少。

谢太傅见三个晚辈都很想听,转变了态度,打算以此来给几人上节课,“太清观原先的老道长被人害死,连尸首都没有。我曾在密报中得知,太清观用活人炼丹。后来不知怎么着,炼丹的道士身体大多出现长红斑、不久全身溃烂而死。”

林泽低头思考,如果是皮肉买卖和炼丹,那账本上的数目就对不上。比如木炭、盐和朱砂矿石几乎是超过炼丹的好几倍。

“那他们怎么还敢继续炼丹吗?”林泽问道。

谢太傅摇摇头,“后来经过一番暗查,也没有获得什么有用的线索。不过当时发现那道观竟然有不少品相极好的钢铁制品,例如香炉、拂尘手柄等。说来也怪,那样的精铁钢器至少上百两一块。太清观的道士好像见怪不怪的,当真是赚得盆满钵满。”

林泽灵光乍现,好像抓住了某个朦胧的方向。

“祖父您这么一说,我也想起,当时那梁三公子曾在宴会上炫耀过他那把玄铁错金剑。我印象很深,那剑身极为轻薄,但削铁如泥,十分锋利。”谢宁突然想起这件事。

“丹药大都有毒,老师你们千万不要随便乱吃。”林泽按下心里的波澜,将话题转向另一头。

谢太傅道,“老夫可不好那一口,还是你这竹筒饭、山药粥可口。”

气氛重新活跃起来,谢宁摸着有些撑地肚皮,感慨道,“泽哥儿这手艺,日后即便是在荒山野岭都不会饿着的。”

“宁哥,今日不是也学会了吗?”林泽笑道。

谢宁还是不懂,要是荒山野岭,哪有这么好吃。现在食材调料什么都有,又没有生存压力,看见的、体验的都是好玩好吃的一面。

谢宁好奇问道,“泽哥儿,那

你六艺中还会哪些?”

“勉强都会一点。”林泽算了一下,礼乐射御书数,他好像真的都会。

在逃难的路上,把原身不会的射箭、御马之术都学了。

“射箭你也会?”谢宁眼里不由闪过佩服之意,实际上,他都不敢说自己全部掌握。

林泽想了一下自己的水平,具体要看多大的弓箭,要是几十斤的他是真不行,但十来斤的还能上个手。

这一路又是爬山又是拉板车的,林泽因为有空间,蛋白质摄入充足,两臂肌肉已经初具规模。嗯,腹肌也有四块,总之已经不是什么文弱书生。

“我觉得关键时刻还是要靠自己,多学几门手艺,终归是没有坏处的。说起来,我们村里半大小子都能掷矛呢,就连我八岁的妹妹也能用木枪耍一耍。”林泽微笑道。

这是大实话,林家村各个都是带点功夫的,几次打架磨合下来是愈发熟练。

谢明珠微微一怔,随即睁大眼睛问道,“你们连小姑娘也要学武?”

“逃难路上危险四伏,若非如此,我们也不能一人没少来到这儿。”林泽道。

谢宁颇受触动,“我明日便抽出半个时辰练练武艺。”

热门小说推荐

最近入库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