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许大夫可有办法治好?”辛翠问道。
许黟颔首:“有一方可治。”
黄妈妈急忙喊道:“劳请许大夫快快写来。”
辛翠拦着她,叫她莫急:“黄妈妈,我还有话要问。”
“是是是,是奴急躁了,六姐儿莫要怪奴。”黄妈妈忙福身,但脸上却不怕,反而高兴地笑着。
只要这许大夫能治好六姐儿的病,哪怕打骂她,她也是愿意的。
辛翠问:“许大夫,我因忧思得病,若长久以往,可有法子遏制?”
许黟:“……”
要说真的长久的忧思过度,那问题可就大了。
他能说什么,叫对方不要再继续忧思下去了,这样真的不好?还是说,只要有病症出现,就该喝药的喝药,然后以后再犯?
当然,许黟自然没法这么说。
他凝气沉思,想着这位翠小娘子为何会忧思过度,毕竟治病也要从根本上出发解决。
若是能找出病症的源头,那就此扼杀是再好不过的了。
然而,这话并不适合由他这位大夫来问来说。
许黟叹口气,说道:“翠小娘子,七情致病不是尔尔,非区区可比。若是无法当机立断,或可多晒日光,以早间晨旭为佳,并每日多在院中走动,要是能走上以千为数,那再好不过。”
辛翠微诧,未曾想会得到这样的答复。
“这样就可解?”她有些难以置信。
许黟眼角不易察觉地抽动了一下,只有这样肯定没法解啊。
但晒太阳能改善心理健康,增强免疫力,还能调畅情志。至于走路,则是消耗多余的体力,出汗的同时,也能达到一定效果的疏肝解郁。
这样,翠小娘子每日把多余出来的时间用在运动上面,晚上就没时间忧愁多思了。
许黟摇头:“此番自是没法解,不过可缓。”
辛翠闻言,稍稍怅然了一瞬,旋即又收起失态的神色,决定听许黟的法子,先试了再说。
而后,她唤黄妈妈去取文房四宝。
许黟表示他都带来了,不用劳烦黄妈妈再去书房取一趟。
阿锦熟知他的操作,当即上前拉开药箱的底部抽屉,取出里面的东西,给他铺纸研墨。
接着,许黟便拿起庞博弈赠与他的歙州笔,书写下来归脾汤。
这归脾汤,最先记载于宋朝严用和的《济生方》,里面所用的药材,一开始是没有当归和志远这两味的。
不过,在后世医家们的临床实践中,这药方逐渐被医学家们完善并且扩充。
直到明朝时期,薛己在这药方里添加了当归、志远。且还在撰写的《内科摘要》里,进一步地补增治疗范围,可将这药方纳入到妇人科中。[注2]
而许黟写出来的归脾汤里,调入了辰砂和琥珀。
这两味药可治疗气血亏损引起的心神不宁,从而导致邪梦入侵的症状。
将药方写出来,许黟便把它交给黄妈妈。
等交代好如何煎服汤药,再叮嘱翠小娘子,不可再继续忧思后。
许黟便收下辛翠准备好的诊金,与她道别,携着阿锦离开辛府。
辛翠看着他稳步离开的背影,缓缓轻叹。
以后,怕是不好再相见了。
第165章
许黟从辛府出来时, 回想起翠小娘子最后看向自己的那一眼。
他一琢磨,便意识到自己过于轻率孟浪了。
世人多愚昧,他们不会在意事情本因, 单独拎出这事,只会觉得是这位翠小娘子路柳墙花,庄生梦蝶。
却不知这“梦与鬼交”之症,早有古籍记载。
其中, 隋代巢元方等太医撰著的《病源论》里, 就有云∶妇人梦与鬼交通者,亦由腑脏气弱, 神守虚衰, 致鬼灵因梦而交通也。 [注1]
而孙思邈的《千金方》里, 也记载着妇女忽与鬼交的治疗通方。另外《玉房秘诀》等古籍中,都有对此的记录。
至于宋朝之后,更有《万病回春》《医宗金鉴》等医书, 也都有记载症治的方子。
比起前朝, 《医宗金鉴》里面妇科心法要诀里的归脾汤,算是集结了历代名医的临床实践,从而改良后的新药方。
但从客观上来辩证,会得“夜梦鬼交”症,其实本质还是脏腑虚引起的。
精气神不足,就容易出现体虚的症状, 在中医上又叫“虚证”,身体出现倦怠疲劳、心悸心慌, 严重者还会视物模糊、思维混乱等。
那么在这样前提下, 出现女梦见男的旖旎梦境,就不难理解了。
阿锦不知道郎君怎么了, 为何坐上驴车后,便面沉如水,一路上闭口不言。
她以为是自己在辛府里表现不好,使得郎君失望了。
“郎君。”小姑娘突然小心翼翼地开口唤他。
许黟侧脸看去,眼里带上疑惑:“怎么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