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搜索 繁体

七零年代大富婆 第273节(1 / 4)

“不适应的地方肯定还是有的,但是爸爸妈妈你们要相信女儿有的是办法可以好好度过嘛,这点小困难还是可以克服的呀。”

简家南活力满满的声音从电话那一端传到国内,听到女儿的叙述,两个父母都放心下来。

然而等到挂断电话之后,简家南才捂着脸,瘫坐在沙发上。

她的脑袋瓜子还在嗡嗡作响呢,都是今天上课听了那么多话的后遗症。

就连睡觉的时候,大脑也在给她重复播放着白天听到的内容,怎么也睡不着。

这样不行啊,绝对不行。

简家南想了一下,决定第二天一起床就要想方设法克服语言这个困难了。

但是语言这一关也不是那么好就可以克服的,就算下定了决心要去克服,也不是一两天可以解决掉的问题。

第二天的简家南,依然没能听懂课堂问题。

“太难了太难了,真的太难了。上课我根本就听不懂他们在讲什么,老师在上面叽里呱啦讲了一大通,然后就期待地看向了台下的同学,说让我们自由讨论。可是我连他刚刚在说什么都不知道,又能讨论出来什么东西呢?”

吃午饭的时候,一个刚认识几天的朋友在跟简家南吐槽。

另外一个朋友点头附和到:“是啊是啊,就是这样!我也听不懂他们在说什么!而且我那一门课程的老师还特别好客热情,说我是过来交换留学的国际生,说也要更加关注我的学习情况,让我在异国他乡也要感受到大家庭的温暖,让我有不会的地方就跟他说。可是我要怎么跟他说啊?难道我要跟他说我什么都听不明白吗!”

简家南点点头,特别有同感,“没错没错,我有一门课的老师也是这样好客热情的,他可能特别想尽一个当老师的本分吧,觉得要特别关照我这个国际留学生。每次一问问题的时候都不理会那些举手回答的同学,把手举得高高的同学他就视而不见,不理他们,然后就转过头盯着我,还一脸期待地看着我,好像在等着我的回答一样。可是我连他刚刚说的问题都不知道具体意思,怎么能回答得出来呢?每一次我都低下头去视而不见,真的很心虚啊!觉得自己错付了他的一腔热心一样。”

简家南非常有共情,“特别是我有一门课的老师是一位美籍印度人,他讲课的时候一时情急之下总会带上他家乡那边的口音,我听都听得不是很清楚,每一次上完课都一脸懵地收拾书包。而且我还不是一个特例呢,我特地留意了我周围的同学,发现他们也听得不是很清楚,经常在那里叽叽喳喳地想要相互询问,我一看交头接耳的样子就知道他们也根本就听不明白嘛!”

一位老大哥非常有感触地说:“是啊是啊,你们刚刚说的这些话我刚来的时候就已经经历了个遍了,非常有感触。谁能想到在国内辛辛苦苦花了大价格去学的英语班,来了这边却根本就派不上用场呢。顶多在餐厅点餐的时候说上几个字而已!”

简家南虚心向这位老大哥请教:“那么黄哥,我看你现在过来一年多的时间了,英语说的也挺流利的,日常交际往来更加没有什么问题,你有什么诀窍吗?”

现在跟简家南一起吃饭的人同样是国内过来交换学习的人,至于她为什么能遇到这么多人呢,大家都是在唐人街的一家华人互助会里面认识的,说是每一个过来美国这边学习或者生活的华人都可以在这里寻求帮助,就算你没有需要帮忙的地方你加入这个大家庭也会获得第一手的资料,非常便捷。

简家南和单季青当然没有拒绝的道理。

国家一九七八年改革开放开始,就跟美国一起相互开放留学通道。从这一年开始,两国之间的交际往来越来越多,也有更多的中国学生去到美国留学。

这位老大哥的情况比较特殊一点,他算是1978年国家刚刚开放出国留学这条通道的时候就来到美国的第一批人了,他当时候已经不是在校大学生了,却依然以优秀积极分子的身份拿到了这个名额。

这位老大哥出国之前在管理局工作,但具体是哪个管理局你要问他他就不肯再透露更多了。

简家南只知道这

位老大哥在管理局的时候并不得志,他曾经说过如果要在那边一辈子待下去的话就要抑郁而终了,因此才在可以出国留学的消息第一天公布出来的时候就报名了,并且通过了选拔被外派到此。

作为第一批出国留学的人,这位老大哥的人生经验对于简家南来说还是非常有帮助的,也幸好这位老大哥为人热情大方,经常会组织每年的来美新人进行聚会,为他们提供帮助。

今年也是如此,才开学第二天呢,老大哥就约了他们纽约大学还有附近几个新人一起过来学校餐厅里面吃饭,算是小小的聚餐一顿,顺便有什么不懂的问题可以向这位老大哥做请教。

听了简家南的疑问,其他人也非常想知道答案,一起好奇而又充满求知欲地看向这位老大哥。

老大哥想了想,“想要提高口语水平啊,那方法可多了,只要看你们肯不肯放下身段好好去学了。”

热门小说推荐

最近入库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