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搜索 繁体

第169章(1 / 2)

“这么早?”

她眼神流露出一丝讶异,看着弥艾那张脸,却又忍不住露出怀念的神情。

“……你想知道她的事情吗?”

弥艾思考了一下,“你想说什么?”

俞茵忽然一笑,“你们还真是一样,就连说话的方式都……”

她垂下眼帘,看着杯中颤动的茶水,陷入了回忆。

“我和你妈妈第一次见面,是在沈阳去广州的火车上,她穿得破破烂烂的,我还以为和我一样是去南方淘金的,没想到她还是大学生。”

“她去港城半工半读,就连路费都是她高中的老师资助的。”

“你见过你外公外婆吗?你妈高中的时候,你外公就想让她退学和一个战友的儿子结婚。”

她轻声说:“他那个战友年轻的时候救过你外公,结婚后生下来的儿子是个智障,20多岁也娶不到老婆,你外公对他战友有愧,就想让两家结个亲,但你妈不愿意——要我我也不愿意。”

“知道当时闹到什么程度了吗?你外公去学校给你妈办退学,被你妈闹到派出所,你们那一整个小县城都知道你外公要把你妈嫁给一个智障了,”她笑了一下,“后来,你外公实在没办法,就托人把你妈送去北京的精神病院,说好听点叫精神病院,说难听点,其实就是现在的网瘾少年治疗所。”

她眼神闪过一丝厌恶,“只要进了那里,不管什么样的孩子都能变成父母想要的样子。”

弥艾眉头微微皱紧,从她有记忆以来,她家里就只剩下妈妈和姥姥。

之前有听弥女士提起过她姥爷身体不好,她刚出生不到一年就生病去世了。

她一直不知道生的什么病,俞茵却对此一清二楚。

“你妈从国外留学回来,肚子又大,没两天就生了你,你们那里又不是多开放的城市,风言风语又多,你外公就气出病来了。”

系统小声补充,【她说的没错,不过你姥爷不是被你妈气死的,他是被自己气死的。】

弥艾沉默。

她并没有问俞茵她姥姥在其中扮演的什么角色,但从她仅有的记忆里看,这个瘦小的老太太慈祥到有些懦弱。

她对上一辈的纠纷并不了解,弥女士也很少和她解释,她为什么是单亲家庭。

但稀奇的是,她到现在也没有产生过“我为什么没有父亲”的疑问。

或许是作为北方封建城市前列的海城养育出的男人们都是上世纪典型的大男子主义,优点是承担家庭的大部分收入,普遍是一个家庭遮风挡雨的顶梁柱。

缺点是封建、迷信、重男轻女和脾气暴躁,当然,并不是说所有人的父亲都是这样。

时代造就了“顶梁柱”们,也给经常被邻居叔叔发脾气吓到的弥艾留下了一个深刻的印象,见惯了邻居阿姨头破血流的样子,让她从小就觉得“父亲”是可怕的代名词。

哪怕邻居阿姨安慰她,自己丈夫是因为工作太累才会控制不住脾气,毕竟男人承担着家里大部分支出,女人给予精神上的包容嘛。

但她头顶着纱布,嘴角带着淤青的样子实在让弥艾相信不起来。

弥女士就是她们家的顶梁柱,为什么从不打秦叔叔?

和秦叔叔离婚后,她妈也交过不少男友,全都是二十多岁的年轻男人,可弥艾从来没见过她妈打骂过这些人。

“我猜你应该不知道,”俞茵指指她的小臂位置,“你妈左胳膊上有一条刀疤,是你外公砍的,当时她怀着你快要生了,怕用药物对孩子不好,所以治疗的不太管用,到后来左手经常使不上力。”

不,她知道。

她姥姥临终前,脑子似乎糊涂了,以为自己回到了几十年前,拉着她的手一直哭。

那时候她才知道,弥女士竟然生在这样一个家庭中。

“你外婆这辈子做过最大胆的一件事,就是背着你外公跑去a市,带着你妈的录取通知书,把她送上火车……哦,对了,你这个姓也是你妈大学毕业后改的,之前她一直随你外公姓。”

“我说这些,不是为了和你套近乎,”她抿了抿唇,用手将鬓边散落的卷发别到耳后,“我只是想说而已,你作为她的女儿,总应该要知道自己母亲年轻时的事情。”

她停顿了一下,又飞快地小声道:“如果你愿意的话,去海南见一见你艾阿姨,你妈给你起名字的时候都是用的她的姓她俩关系可好了——”

她说着自己都有点泛酸。

“我只是随口一提,你去不去全看自己。”

弥艾神色未变,只平淡地颔首,仿佛俞茵口中的那个女人和她没有半点关系。

见她要离开,俞茵叫住她,“李导那事,谢谢你了,弥总。”

弥艾:?

“什么?”

俞茵沉默,“没什么。”

从工作室离开时,时间才刚过中午。

北京宽敞的柏油马路两旁栽种着高大的白蜡树,秋风萧瑟,橘黄色树叶在

热门小说推荐

最近入库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