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书兰被汪慧君的奇葩逻辑整不会了,憋了半天才开口:“姐你……袁彬杀了咱爸是事实,就算没有我,事实就不存在了吗?”
汪慧君:“但我宁愿不知道!我和袁彬很幸福,不知道就可以幸福一辈子!!”
李书兰愤怒:“你想让咱爸白死??”
汪慧君:“我说了别咱咱的,那是我爸!”
杜伦趴在门口听了一会,最终没有选择进门,静观其变。
清官难断家务事。
李书兰是对的,但站在汪慧君的角度,不知也的确是一种幸福。
知道了,袁彬就是畜生,不知道,袁彬就是好丈夫。
很矛盾。
以汪慧君此刻的状态,她只能将负面情绪发泄到李书兰身上。
真相对某些人来说是执念和解脱,但对某些人来说,却是极大的负担和压力。
显然,知道真相的汪慧君此生都无法释怀,还不如不知道呢,这就是她发泄的逻辑点。
相应的,李书兰也无法理解,为什么汪慧君会允许杀害父亲的凶手逍遥法外。
两人吵了很久后声音停止,汪慧君开门愤怒离去,断绝了和李书兰的关系。
藏在拐角的杜伦望着汪慧君离去的背影,内心对人性有了新的理解。
正常逻辑,他以为汪慧君会感谢李书兰的付出,但结果是错误的。
汪慧君并不感谢李书兰为父亲做的一切,她只恨李书兰乱管闲事,导致警方残忍揭开真相毁掉了自己的家庭。
不知李书兰现在是什么心情,她明明没有做错。
“这就是刑警的工作日常了……要练就铁打的心态。”
杜伦等了一会不见李书兰出来,便上车离开。
……
在袁彬移送看守所后,特案组五人完成任务准备离开滨城,临走前根据陈益的交代见了市局领导,以巡视员的身份传达案后意见。
案子破了抓了袁彬就完了吗?当然不是。
三个单位需要问责。
龙堂派出所,辖区分局,海洋局。
不论因为嫌疑人的作案手段完美还是能力的不足,疏忽了就是疏忽了,明明是凶杀却当成了意外处理,相关负责人难辞其咎。
海洋局那边不在陈益的职责范围内,但他会亲自打电话交涉,让对方知道有这回事。
不是为了惩罚,是为了警醒和增加经验,防止未来再犯相同错误。
几天后的晚上,陈益请特案组全体吃饭,算是庆贺案件的顺利侦破,效率还是非常高的。
当然,这也不仅仅是特案组的功劳,若非杜伦的前置调查收获了大量线索,特案组也不可能在第一天就锁定嫌疑人。
“杜伦说,汪慧君和李书兰大吵了一架,骂她多管闲事揭开真相。”秦飞提起了这件事。
大家对汪慧君的行为有着不同的看法。
作为受害者家属,无知是福,但同样作为受害者的女儿,追求真相更是一种责任,不能让亲生父亲枉死。
“自私心态。”说话的是腾大斌,“她只看到了自己未来惨痛的人生,却弱化了汪田丰的死、弱化了袁彬的恶。”
几人点头表示同意,程汉君道:“她以为不知就能幸福,但常年和一个杀人犯生活在一起是非常危险的,袁彬已经杀了两个,难保不会有第三个。”
杀人这种事只要开了头,后面就简单了,法律规定杀人是重罪的原因之一,就是预防杀人者继续杀人,而不仅仅是惩罚。
陈益没有参与话题讨论,作为倾听者保持了沉默。
“人性是最经不起切割的标本。”此时苏盈突然开口,说了一句难懂的话,继而抛出自己的想法,“汪慧君现在最恨的,其实是自己。”
陈益看向苏盈,果然还是女人的思维更加细腻。
秦飞道:“苏法医指的是……如果汪慧君当年没有和袁彬在一起,后来的事情便不会发生。”
苏盈微微点头:“她不想承认这一点,或者强迫自己忽略这一点,只能将怒火发泄到李书兰身上。”
几人沉默了。
人性是复杂的,很难去剖析,不过苏盈所提倒是最符合事实。
第695章 帝城的雨
两个月后的帝城。
盛夏,雨季。
幽暗逼仄的房间里,垂下的白炽灯勉强勾勒房间轮廓,仿佛舞台一般重点照亮了中央冰冷孤寂的铁制台子,空气凝固,气氛沉重而压抑。
铁台之上,男人四肢被粗糙的绳子紧紧束缚,身体挣扎扭曲,嘴巴因胶带的封堵只能发出呜呜的绝望低鸣,汗水随着额头滑落,眼神中充满了无助和惊慌。
他试图去确定自己在哪,试图寻找逃脱的希望,但周围除了冰冷的墙壁和幽暗,什么都没有。
耳边,依稀回荡房外的暴雨声。
帝城这段时间经常下雨,今天的雨最大。
脚步声突然响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