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搜索 繁体

1983发家致富 第16节(2 / 2)

您要买的话,我肯定给您多打点儿。既然尝的好,那您来一份呗?”

中年妇女依依不舍地递回碗,舔舔嘴,说:“你这也太贵了,一毛钱都能买一斤土豆了,你这一份有一斤吗?”

贺明珠依旧笑眯眯的:“姨,一毛钱一斤买的是生

土豆,还得做熟。我这是现成的,买回去就能吃,而且里面还有肉呢,要是再加上调料煤炭人工费的钱,一份土豆泥的成本也不低呢。这个价格已经很低了,不能再便宜了。”

中年妇女找不到反驳点,一时为难起来。

走吧,刚才吃得还挺香,确实还想再吃点;不走吧,花一毛钱买份土豆泥,有点超出她的预算了。

贺明珠看出她的纠结,就说:“姨,你要是自带碗,我还能给你再多打点。”

中年妇女听到这一句,立刻就说:“你说的啊,我现在就回去取碗。”

她家离得不远,很快便取了一只大海碗回来。

贺明珠也如约给她打了一大勺的土豆泥,里面还掺了不少肉。

桶盖掀开,热腾腾的香气冒出来,周围人见有人第一个买了,便也凑过来要买。

贺明珠一边收钱,一边打饭。虽然时不时有人要讨价还价,但因为买的人不算多,还忙得过来。

生意不好做。

一电厂的职工对高热量食物的需求没有煤矿工人那么大,收入也没有下井矿工高那么高,因此,即使吃过的人都说好吃,但愿意掏钱买的人还是寥寥无几。

两个多小时过去,还有小半桶的土豆泥没卖出去。

从出门到现在,贺明珠在室外待了三个多小时,冻得手脚都麻了,不住地原地蹦跶取暖。

她想把手放在铁皮桶上取暖,结果发现桶身冰凉,一点热乎气都没了。

眼见下午上班的人骑着自行车陆陆续续走了,再待下去也卖不完,贺明珠决定收摊回家。

她抱起桶,试图将其放在自行车后座上。

大概是在室外冻了太久,手上有点没力气,桶又沉,贺明珠没能一下固定住,松手就要砸桶,这下僵在那儿了。

这时,忽然有人喊她的名字。

“贺明珠同学!”

话音未落,说话的人跑过来,双手扶住铁桶,轻松一抬,就将贺明珠从困境中解救出来。

“谢谢……”

她看清来人,不太确定地说:“孙向前?”

男生长得极清秀,少年气十足,像颗修长的青竹,在这个粗犷的工人社会中,格格不入。

他腼腆地冲贺明珠笑了笑,明明之前喊人的是他,但现在不说话也是他。

孙向前是贺明珠的初中同学,两人前后桌,说话不多,不算熟,毕业后更是很少联系。听说他后来考到了北京的大学,毕业后就留在北京工作,之后再没见过面。

之所以还记得他,是因为孙向前长得还不错,称得上校草,当时学校里喜欢他的人特别多。

贺明珠还被人托过给他送情书,当时孙向前一副手足无措的模样,脸都要烧起来,偏偏眼睛是亮晶晶,一直在盯着她笑。

她被盯得浑身不自在,好像是她在写情书告白。

贺明珠赶紧把情书塞给她,扔下一句“别人托我带给你的”,就赶紧跑路了。

……也不知道那个写情书的姑娘有没有得偿所愿?

贺明珠问他:“你怎么在这里啊?”

孙向前指了指身后的小区楼房,说:“我家住在这儿,我在楼上看到了,觉得好像是你,就下来看看。”

他小心翼翼地问:“你是在帮人看摊吗?”

——他怕贺明珠不高兴,避开了问她是不是在摆摊,而是问她是不是在帮别人看摊。

贺明珠大大方方地说:“是我自己的摊,我趁寒假出来摆摊挣钱。”

孙向前卡了一下,生涩地鼓励:“你真厉害。”

贺明珠不在意地笑笑:“还好,补贴家用而已。”

孙向前又问:“你要回去了吗?我送你吧。”

像怕被拒绝,他欲盖弥彰地又补了一句:“最近路上不太安全。”

送上门的劳动力,贺明珠爽快答应:“行啊。”

一路很安静,孙向前推着车,贺明珠在旁边走着,思考要如何解决销售的问题。

现在看来,菜品的质量是没有问题的,食客对味道的接受度良好。

唯一的问题是,大家穷久了,习惯性从嘴里省钱,并不肯轻易为满足口腹之欲而从口袋掏出实实在在的钱。

这个问题只有等到人们收入普遍提高、消费习惯改变后,才能得以解决。

目前她唯一的目标客户群只有矿工,因为收入足够高,所以舍得在吃上花点小钱。

但由于矿上禁止摆摊,这条路暂时走不通。

难道要放弃创业这条路,老老实实上学、等着毕业分配工作吗?

热门小说推荐

最近入库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