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搜索 繁体

第1246章 面子(1 / 34)

“昌顺高新区的两千亩地里,有九百多亩已经卖了,我真不知道,但汪春庭和刘元洲是连襟关系,确实是我透露给昌顺方面的。”

宋思铭对程奎说道。

“所以啊,我说这里面有你的功劳。”

程奎笑着说道。

“鹬蚌相争渔翁得利,也不知道咱们这回当不当得上渔翁。”

宋思铭感慨着说道。

“尽人事,听天命。”

“反正该做的都做了,最后是什么结果,我都能接受。”

程奎说道。

“您都能接受,那我更能接受了。”

宋思铭顿了顿,又说回京海集团,“但京海集团的自营仓储中心,我觉得,咱们还可以再观察观察,没必要这么早就放弃。”

“为什么?”

“你不是说,袁瀚海亲口告诉你,自营仓库中心,要建在丹霞的柔上县吗?”

程奎怀疑道。

“袁瀚海第一次跟丹霞谈的时候,也觉得就是走个过程,肯定没问题,可最后还是出了问题。”

“我有预感,即便丹霞市长石宏熙给出承诺了,京海集团在丹霞的投资,也不会那么顺利。”

宋思铭沉吟着说道。

“原因呢?”

程奎问道。

他不认为,宋思铭是一个全凭感觉下结论的人。

“去京城亡羊补牢的只有丹霞市长石宏熙,没有常务副市长金宝昌,按道理,谁捅出来的窟窿,应该谁来补才对,但金宝昌从始至终,都没有拿出一个态度。”

宋思铭分析道。

之前,丹霞方面,跑到青山,劝说袁瀚海回去的人里面,就没有金宝昌,而这次奔赴京城还没有金宝昌。

可见,丹霞市长石宏熙,根本搞不定常务副市长金宝昌。

市长和常务副市长在关键问题上,达不成一致,这应该是一个非常大的隐患。

“金宝昌……”

程奎对金宝昌的了解,可比宋思铭多得多。

环宇集团董事长蒋有龙还没进去的时候,金宝昌跑到青山撬行,挖走环宇广场时,程奎就记住金宝昌了。

后来,也通过不同渠道,打听了一下金宝昌其人其事。

金宝昌是丹霞市本土派的领军人物。

在丹霞体制内甚至流传着一句话,叫流水的书记,市长,铁打的金副市长,说的就是已经当了十几年丹霞副市长的金宝昌。

从普通副市长到常委副市长,再到常务副市长,按组织内排名,金宝昌在丹霞市领导班子里排第五。

书记,市长不说了,前面还有专职副书记以及纪委书记,可实际上,金宝昌却一直扮演着三把手的角色。

无论是谁来丹霞当书记,当市长,都得听听金宝昌的意见。

因为,有些政策,没有金宝昌点头,根本就推行不下去。

如此,也就能很好的解释,金宝昌为什么敢于不给市长石宏熙面子,让石宏熙自己去亡羊补牢了。

甚至,石宏熙补完了,金宝昌还会非常不爽。

金宝昌可是不同意京海集团的自营仓储中心和物流转运中心,建在柔上县,最后,石宏熙拍板,就建在柔上县,这不是打金宝昌的脸吗?

以金宝昌的性格,说不定就得整出点幺蛾子。

“这么看的话,咱们也应该早做准备。”

“万一,京海集团在丹霞又遇到问题,咱们可以及时跟上。”

程奎想了想,说道。

“就是这个意思。”

宋思铭提醒程奎,“丰瑞县的问题,应该尽快查清,把该处理的人全处理了,不然机会出现了,咱们也把握不住。”

“是。”

“一个好的营商环境,是留住企业的根本。”

“丰瑞县的问题,的确需要快刀斩乱麻。”

“明天,我再去找一下纪委饶书记,给饶书记加加油。”

程奎旋即说道。

市纪委和市公安局的公告,他已经看到了,目前看,组织所谓的联合调查组,反倒是一步臭棋。

联合调查,好像是整合了多个部门的力量,可实际上,想把几根绳,拧成一根绳,是非常困难的。

有时甚至会相互拉扯,起到反作用。

还不如坚定地依靠市纪委。

市纪委书记饶立,是省纪委派下来的钦差大

热门小说推荐

最近入库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