毕业三年,没人知道宁馥去了哪,在做什么。
这或许已成了永远的谜题。
经常有来自内蒙的特产寄到b城她的家里,按时令,有时候是干菌子、奶豆腐,有的时候是一箱子沙地蜜薯。
徐翠翠还不知道,这些宁馥都没吃上。
她只知道她的小伙伴分配去了很忙的单位,很少回家,因此,每次她都寄最好保存、保存时间最长的吃的。
宁馥的同学们渐渐放弃了打听她的下落,就连始终惦记着想当面将那张没有宁馥的毕业照转交给她的宋真,都已经不再抱有希望了。
然而“重逢”就喜欢开这种出其不意的玩笑——三年后的夏天,宋真在061基地的发射场,看见了她阔别已久的同学。
作为朱培青教授在b城航空大学带的最后一个研究生,已经有许多家单位递来了橄榄枝,希望朱培青的高足能到自己这里来。
宋真或许自豪,但并不得意。
——因为她的参照系消失了。
她无数次在梦中惦念,当她坐在图书馆里苦学、在试卷上奋笔疾书的时候,宁馥在干什么呢?
她不相信,那么优秀的一个人,会这样凭空消失,默默无闻。
朱培青问宋真毕业分配的意向。如果回家乡,她可以到当地的大学任教,如果服从分配调动,也可以去七机部的……
但不分年纪、性别、身份,他们都在互相拥抱,击掌,握手,大声祝贺。
这条欢乐的河也席卷了宋真。她几乎是下意识地咧开嘴,自己都没注意到自己在笑。
她忽然有点明白,老师为什么要让她先来看发射了。
正自感慨,有人从那欢庆的人群中挤出来,朝她大声喊道:“宋真,走,我带你上食堂吃饭去!”
宋真一愣。
周遭的声音太多太嘈杂,她听不清对方说了什么,只看见一张熟悉的面孔。
女人穿一身深蓝色工作服,带着袖套,看样子几乎像个纺织厂女工,腋下却不伦不类地夹着个军用望远镜。
她脸晒得有点发红,脸上带着畅快的笑,一双漂亮眼睛闪闪发光。
宋真一时竟说不出话来。
还没从导弹发射一瞬间的震撼中缓过神来,这出其不意的重逢又将她镇住了,直到人家飞快地拉着她的胳膊往楼下走,宋真才喃喃地叫出对方的名字——
“宁馥?!”
宁馥声音里也带着笑,“你来的正好,赶上了,这是今年夏天的最后一次发射啦。”
她越走越快,一边道:“今天这一发打得好,食堂要加菜,我们得快点,不然要被抢光了!”
宋真迷迷糊糊地,不知怎么就跟着她跑起来。
宋真反复设想过很多次和宁馥重逢时的开场白,觉得“好久不见”四个字深刻隽永,很合适在老同学握手拥抱以后讲。
但面对宁馥殷勤摆在她面前的一大饭盒红焖羊肉,气氛实在不太适合煽情。
“我和打饭大姐熟,给咱们的都是大块带筋的,快吃,趁热乎!”宁馥递给宋真一个馒头,见她仿佛憋了一肚子话不知从何说的模样,忍不住笑道:“老师批了,你在这就和我住一个屋,晚上我们有很多讲话的时间呢。”
她还是和以前一样,在吃饭这件事上非常认真。
宋真总算找到一点真实感,也不再纠结迷茫,抄起筷子吃起焖羊肉。
饭吃完,宁馥带她到了宿舍。
她住一人间,临时加了一张床。屋里有个小桌,地上摆了一张凳子两个马扎,两个大衣柜一个装衣服被褥一个装书,塞得满满当当的。
再没有其他地方了。
“条件一般,将就一下。”宁馥跟宋真说:“我们刚来的时候住的都是半地下,夜里阴冷得厉害。”
她把各种生活事项都和宋真讲了,然后道:“下午是保密培训,到这里来都要经过这一课。”
东一榔头西一棒槌讲了许多话,宋真问:“你见到老师了吗?”
在陌生的环境里,她忍不住想寻求学业和人生上最信赖的导师。她心潮澎湃,面对陌生又熟悉的宁馥,不知该从何讲起。
然后便见宁馥一愣。
宋真突然就意识到,是自己问了一个蠢问题。
老师从来不跟大家提起宁馥,是处于保密守则吧。他们在同一个基地工作,甚至今天老师让宁馥来安排她的实习,宁馥和老师,这三年来,必然是有联系的。
下午的保密培训在基地保卫科。宁馥带着宋真过去的,她正好要